2016年牛业发展报告

2020-12-14 08:57:46 admin

1概述 2015年,我国肉牛产业素质稳步提升,全国散养户比重持续下降,适度规模化及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模式呈现多元化 发展,肉牛养殖更加注重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但随着我国与澳大利亚等主要畜产品出口国自贸协定的签署和落实,我国肉牛养殖业 也面临着更为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尤其是在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为明显。相比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肉 牛屠宰胴体重低出近100千克,养殖成本却高出1倍以上,严重影响了我国肉牛产品的竞争力。国家对于牛肉走私的查处力度继续加 大,但走私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与暴利诱惑是牛肉走私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2 数据分析 2.1 产量及产区变化 图1 2009-2014年末全国肉牛存栏总数变化 据统计,我国肉牛年存栏总数连续4年稳步增长,2014年存栏总数为7040.9万头,较2013年增长202.3万头,同比增长2.9%,比 2009年增长19.0%(见图1)。 表1 2014年末全国各地区肉牛存栏数前10名排序 数据整理: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4年肉牛存栏数位于前十的省份排名相对稳定,且部分省份存栏数增长明显,前十名存栏总数同比增长达 132.3万头,约占总增长数的65.4%,其中四川省增长幅度为全国最大。 图2 2007-2014年我国肉牛规模化养殖的变化情况 表2全国肉牛饲养规模比重变化情况 图表绘制: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统计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散养户比重持续下降,同比减少2.7%。适度规模化养殖比重继续稳步扩大,2014年肉牛年出栏头数 为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占到27.6%,比2007年提高11.5%,增幅为77.2%(见表2和图2)。 图3 2009-2013年末全国肉牛出栏总数变化 2014年我国肉牛出栏总数为4929.2万头,较2013年增加101万头(见图3),同比增长2.1%,比2009年增长7.1%。 表3 2014年全国各地区肉牛出栏数前10名排序 数据整理: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从表3中看出,出栏头数前十名地区中山东、内蒙古、云南等省的肉牛出栏头数有所减少,近几年前十名排位变动不大,在全国 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肉牛输出带。 图4 2009-2015年末全国牛肉产量变化 2015年我国牛肉产量为700万吨,较2014年的 689万吨增加11万吨,同比增长1.6%,达到近五年的最高值(见图4)。 表4 2014年全国各地区牛肉产量前10名排序 44.jpg 数据整理: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如表4所示,2014年牛肉产量在前十位的产区中山东与辽宁省的产量出现下降,分别减少1.3万t和0.4万t。其他省份均略有增 加,前十名牛肉产量之和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1.3%。 2.2 进出口情况 图5 2009-2015年中国牛肉进出口情况 注:数字有边框为进口量,无边框为出口量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图表绘制: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图6 2015年中国进口国外牛肉情况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图表绘制: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图7 2015年中国牛肉出口至国外情况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图表绘制: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据统计,2015年,我国进口牛肉总计47.3万吨,同比增长58.7%。进口国主要是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巴西、阿根廷、加 拿大、哥斯达黎加、智利、匈牙利等国家。进口种牛来源为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进口牛精液则来自于美国、加拿大、法国、 瑞典、德国、罗马尼亚、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2015年我国出口牛肉总计0.3万吨,较2014年减少约50%,主要出口地区为亚洲、中东和非洲等,包括吉尔吉斯斯坦、香港、朝 鲜、马来西亚、科威特、约旦、巴勒斯坦、俄罗斯联邦、澳门、以色列、巴哈马等国家和地区。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牛肉总产量与进口量逐年增加,且出口量逐年减少(见图5),2015年我国冷鲜牛肉已无出口,牛肉净 进口量达47万吨,同比增长60.9%,揭示了国内牛肉消费市场需求旺盛,供求压力持续加大的客观事实。 2.3 消费情况 图8 2013-2015年我国去骨牛肉价格走势图 图表绘制: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数据来源:农业部 从图8可以看出,2015年牛肉平均价格(63.24元/千克)与2014年牛肉价格(63.28元/千克)相差不大,2015年上半年我国牛肉价 格走高,下半年略微走低。2月份因春节假期牛肉价格最高,超过64元/千克,其他月份的牛肉价格都在64元/千克以下。 图9 2006-2014年我国表观人均牛肉消费量变化情况 数据整理: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注:表观人均牛肉消费量=(牛肉年总产量+牛肉进口量-牛肉出口量)÷总人口数量 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表观人均牛肉消费量为5.28千克/人,同比增长2.5%,比2006年增长21.4%。牛肉消费量连续六年保 持稳步上升的态势。 3 2015年我国肉牛产业特点及分析 3.1 国家多方位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政策综合配套性有待强化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肉牛良种补贴,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贴,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项目,养牛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持续加 大了肉牛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建设,良种工程,秸秆养牛等工程项目投资,推动了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全国肉牛存栏量 持续稳步增长,肉牛养殖适度规模化及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从全局看,国家对于精准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综 合配套能力不强,如金融保险扶持政策的缺失导致肉牛养殖企业普遍贷款艰难。 3.2 国内肉牛养殖成本高于肉牛主要出口国 限于国内资源禀赋不足,我国肉牛养殖成本长期居于高位,且明显高于肉牛主要出口国,以澳大利亚为例,中澳自贸协定签署之 后,自2015年12月21日起我国进口澳洲活牛的关税降到8%。最新澳大利亚肉类及畜牧业统计上显示,600kg的育成牛牧场收购平均 价是3.2澳元/千克(去年同期为2.9澳元/千克,澳元对人民币汇率为5.08),根据资料统计,澳洲活牛出口到中国,陆运及服务 (79.4澳元/头)、海运及服务(189.8澳元/头)、进口环节服务约再增加22%,一头600kg育成牛从澳洲牧场出发,到国内屠宰场的价 格为13522.94元/头,2016年6月,我国育成牛出栏平均价格为25.93元/千克,屠宰场收购一头600kg的育成牛的成本为15558元/ 头,比进口澳洲活牛的价格多2206.38元。 表5 2015年我国育成牛成本分析与进口澳洲育成牛成本分析对比 3.3 国内肉牛生产效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肉牛屠宰胴体重长期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暴露出肉牛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如图所示: 造成肉牛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点:一是肉牛良种化程度仍然偏低。当前全国改良肉牛比例不及50%,且部分地区由 于管理不善,出现引种退化的现象。经多年探索努力,我国肉牛业在育种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国家鉴定成功培育的专门化肉牛 品种已达4个,包括: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云岭牛。但培育新品种的市场优势尚未充分体现,难以满足国内对于优质肉牛生 产及消费的需要。二是肉牛饲养管理方式落后,饲料转化率较低。这一点在农户养牛群体中较为集中体现,由于观念落后,养殖知识 贫乏,从圈舍、喂料到防疫等环节的饲养管理方式过于粗放,导致肉牛生长状况不良,育肥效果差,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国内 肉牛屠宰环节缺乏有效监管,私屠滥宰及肉牛产品注水掺假等行为仍十分普遍,市场的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肉牛实际生产水平。 3.4 规模企业兼并重组势头强劲 以恒阳牛业为例,公司于2014年收购澳大利亚TABRO和HYMO屠宰工厂,这两个工厂日均屠宰量2500头,50%以上的牛肉产品远销 澳洲海外,据有关媒体报道,收购TABRO的对价为2500万澳元。公司又于2015年布局南美乌拉圭肉制品加工基地Rosario和Lirtix冷 链肉制品加工厂,并开始运作借壳新大洲A上市。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上海梅林、得利斯、新希望在内的近10家上市企业2015年先后 涉足或者强化牛肉业务。可以看出,随着国内牛肉消费需求的日趋旺盛,社会资本注入肉牛行业的势头也愈发强劲,而在全球经济一 体化的背景下,规模化肉牛企业跨境并购的大潮已全面开启。 3.5 国内肉牛产业进入转型实质性阶段, “粮改饲”时代来临 2015年,国家大力倡导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提出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的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 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即将步入“粮改饲”时代,是国家粮食安全观念的重大革 新,有助于优化肉牛产业的基础结构,也为肉牛业等节粮型畜牧业的持续发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3.6国家对于牛肉走私的查处力度继续加大,但牛肉走私利益链条已根深蒂固 2015年,我国查处多起走私牛肉事件。从海关缉私局了解到,全年共查到13.2万吨走私牛肉,其中包括流入国内市场的牛肉, 查获地点包括广西、广东深圳、湖南长沙、上海、云南马关等地。但据各界反馈的信息判断,实际牛肉走私数量远不止这些。 在暴 利诱惑驱使下,甚至有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因为牛肉需求量大,也已参与到走私链条中,并与走私贩及供应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同 盟。表面上,餐饮企业都明令禁止供应商提供走私肉,而且他们对于采购进口肉,从品质到报关手续再到进出口手续3/4 要求 ,但在走私利润同盟当中,双方实际遵循的却是另一套潜规则,举例说明:进口商从某国购进的牛肉中有5%是合法进口,95% 是非法走私,履行手续时只用5%的产品去报关和检验检疫,所获取的合格证明却用于这一整批牛肉的销售,相当于是套牌手续。这 种恶劣行为无疑给我国牛肉的市场监管进一步增大了难度,也为食品质量安全埋下了多重隐患。 3.7 肉牛产业模式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随着肉牛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不断升级,各地也随之创建出各式各样的新型产业模式,用以适应新常态下行业发展的客观需 求,并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2015年较为典型的案例包括以下几个: 1 四川宣汉——种养结合的适度规模集中连片母牛养殖模式2014年,宣汉县牛存栏达19.2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数达到 12.2万头),占全省的2.0%。该县特别注重资源优势的科学利用,由当地培育的蜀宣花牛是以宣汉黄牛为母本,选用西门塔尔牛和荷 斯坦乳用公牛为父本杂交改良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种,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培育牛新品种,能较好适应南方高温、高湿自然气 候和农区粗放饲养管理条件,当地政府坚持适度规模集中连片母牛养殖,在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向母牛养殖户倾斜,加快了蜀 宣花牛新品种成果研究与推广。同时,宣汉县以南方山区饲草饲料综合利用为特色,始终坚持种草养畜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助推 了农民增收和牛产业稳定持续发展。2015年,全县共种植优质牧草12.3万亩;处理利用秸秆达到了25.6万吨。 2宁夏固原——基础母牛信息化管理模式为实现当地基础母牛扩繁增量,固原市在全国引进了母牛“电子耳标”信息化管理系 统,建立了固原市基础母牛信息化管理平台,本着“信息录入操作便捷、资金兑付快速到位”的原则,对辖区内散养户和规模场饲养 的基础母牛全面进行网络传输登记,完成对存栏3头以上的母牛养殖户和30头以上的规模场建档立卡,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基础母牛实 行“一牛一标”在线动态管理,固原市基础母牛信息化管理系统,顺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特征,把科技与信息、网络有机结合,实 现了科技项目的应用创新。 3湧鑫集团——辽育白牛全产业链模式辽育白牛是由我国培育出的专门化肉牛品种, 2015年,辽宁湧鑫牧业全产业链开发格局 初步形成,辽宁湧鑫牧业、辽宁绿源肉业等企业联合经营,在沈阳和黑山形成了集核心育种场、标准化肥育场、全株玉米青贮种植基 地、屠宰加工龙头企业、精深加工厂、省级辽育白牛合作社、交易市场、冷鲜肉连锁店、网上鲜牛坊等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典型。目 前,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开发架构已经形成了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及饲料化加工、种公牛培育及人工配种、母牛繁育、肉牛标准化肥育、 屠宰包装、食品加工、线上线下销售、品牌推广、中央厨房、金融扶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覆盖了全省75%以上的辽育白牛主产区, 实现了新品种培育完成的充分利用开发,有效促进了当地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4天津凯润——滨海都市型肉牛养殖模式凯润集团坐落于西青区大寺镇,占地500余亩,存栏能力1.2万头,现有纯种和牛600余 头、澳大利亚进口黑安格斯、西门塔尔牛各300余头。集团以现代肉牛繁育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基于区位、政策、资金等优势,通过 繁育、饲养、屠宰加工全产业链建设,瞄准高端牛肉市场,致力于打造滨海都市型肉牛养殖企业。 5宁夏壹加壹——“牛业+互联网+金融”模式宁夏壹加壹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前海锐盈达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开发 “牛业贷”项目,由锐盈金服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帮助壹加壹合作养殖户融取不少于一亿元的资金。在“企业+基地+农户”的基 础上引入互联网思维,壹加壹公司将自身肉牛养殖产业链全部开放,众包给周边养殖户,由养殖户根据肉牛生长周期分段饲养,由企 业提供养牛所需资源并通过农业合同定向回收育肥牛。 “分阶段专业化众包养牛”将沉重的资金包袱分化转移至周边农户,让群众 一起来帮助养牛。同时,由锐盈金服搭建物联网金融平台,在饲养基地安装视频和传感系统,肉牛存出栏的所有记录全部进入物联网 数据平台,通过相应的数据模型进行云计算,在云端还原、评估和测算肉牛饲养各项指标,提供金融服务所需的信息对称性,实现金 融与产业的深度结合。目前金融项目已面向30余户养殖户提供约3000万元互联网贷款,且已逐步实现互联网自动定额、自动定价、 自动授信、自动放款,智能化与人工化结合开展贷后资产管理。 4 2016年我国肉牛产业前景预测 4.1 散养户比重继续缩小,适度规模化及标准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2016年,国家将进一步扩大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及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等扶持项目的实施范围,适度规模化养殖将逐渐成为行业 主体,预计10头以上养殖场(户)将会继续增多,接近总数的50%。但养殖业资源紧张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肉牛市场供应仍处于紧平衡 状态。 4.2 牛肉及活牛价格小幅下滑 前几年活牛与牛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及国家扶持政策的侧重,导致国内掀起了“养牛热”,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有所扩大,存栏数 量有所增长。根据市场规律,预计2016年活牛价格出现小幅回落,而在进口及走私牛肉的冲击下,国内牛肉价格也会上涨乏力,并 可能出现小幅下滑。 4.3 种养结合模式有望提升养殖收益 据测算,采用玉米全株青贮饲喂方式,能使1头肉牛的饲料成本降低近1000元,折算到每吨牛肉的成本相应会减少3000元以上。 2016年,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将全面推进,并继续扩大实施范围。国内优质饲草的供应不足的问题将有望改善,饲料成本将会 降低,肉牛养殖所需营养物质总量会有所增加,生产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进而推动肉牛养殖效益的提升。 4.4 牛产品进口量继续增大,进口产品类型更趋多元化 2015年12月-2016年1月,澳洲进口牛肉关税经过连续两次下调,将由12%降为9.6%, 活牛由10%降为6%,关税的下调将进一步 促进国内牛肉进口数量的增大,而凭借价格优势,巴西与乌拉圭等国也将迅速抢占中国市场,预计2016年我国进口牛肉数量约将增 加50-60%。而为在输华牛肉市场中占得先机,澳洲已开始致力于冰鲜牛肉运输技术的提升。另一方面,自2015年首批澳洲活牛(屠宰 牛)由重庆恒都农业集团空运引入国内起,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投资建设活牛进口及运输项目,由此可见,在未来几年我国进口牛产品 的类型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牛产品市场竞争将更趋于白热化。 4.5 行业洗牌加速,海外并购加剧 现在的肉牛养殖业,与传统的散户经营方式渐行渐远,未来肉牛行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将会更为紧密,社会资本对于调整肉牛产 业的结构布局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自由贸易是大势所趋,是资源配置最大化的客观要求,面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强劲需求及 资源环境的紧张约束,未来将会有更多本土企业将投资目光放眼海外,通过收购国外牧场及屠宰加工厂,进而优化资源配置,获取市 场竞争的主动权。 5 几点看法和建议 5.1 推行“顺应民意”的粮改饲政策 目前,国内尚存在较大的饲料粮缺口,通过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发展可用作饲料的青贮玉米,有助于种养业的统筹发展,国家推 行“粮改饲”试点项目,已得到草食畜牧行业从业者的普遍认可。但在粮改饲过程中,首先应确保农民的切实利益,协调好收贮企业 与农牧民之间的合作关系,给予农户合理的收购价格,使之成为促进农民进一步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 5.2 建议出台肉牛养殖保险扶持政策 随着我国肉牛养殖规模化比重的不断扩大,资金问题已成为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而养殖企业融资最突出的难题就是贷 款担保问题。《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借款人对贷款抵押物进行投保。对抵押物 已进行投保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发放贷款。”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自2013年起,对我国各肉牛主产省份近百家企业进行 了投保情况调查,据统计,只有不到10%的企业投保肉牛养殖保险,且都属于企业自发行为。而商业保险对于肉牛保险给予的费率标 准通常达6%以上,行业内普遍反映投保的支出将进一步加剧养殖环节的成本高压,单靠企业独力承担并不现实。因此,建议将肉牛养 殖保险纳入到国家政策补贴,通过财政支持完善企业发展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5.3 建议尽快出台活牛定点屠宰管理条例当前进口和走私活牛、牛肉大量的大量涌入,给我国肉牛产业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而私屠滥宰及肉牛产品注水掺假等行为更是从 内部持续侵害着我国正规肉牛企业的根本利益。加强对肉牛屠宰环节的管理,既有利于国内肉牛行业健康发展,又是保障牛产品质量 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和健康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活牛定点屠宰管理条例,使得打击肉牛私屠滥宰、 注水等行为有法可依。同时建立活牛屠宰业户监管档案,对排查发现的收购屠宰加工销售病死牛、添加“瘦肉精”、注水或注入其他 物质的黑作坊、黑窝点,严厉打击,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5.4 构建“肉牛产业价值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现代化”与“可持续”,而实现这两个目标,对于资本(资金)的需求尤为迫切。当前,具有较强整 合能力的企业纷纷通过资本合作,建立起产业价值圈,快速形成闭合产业链,而产业链一体化的肉牛企业在和单个环节的企业竞争中 通常呈现出压倒性优势。因此,对于肉牛企业而言,若想获取更大生存空间,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打造自身产业价值圈。而行业协 会也应充分发挥第三方作用,通过创建“项目推介会”、“资源对接会”、“产业链发展论坛”、“资产及资源(电子)交易平台” 等合作平台,促成国内外肉牛行业资源的纵横联接。 5.5 探索“互联网+肉牛产业”模式 经过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如今我国迎来了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正潜移默化地改造着农业产业链,其特点是以生产者为中 心,改变农业生产者行为,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对产业的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改造,以提升生产者运营效率。我国肉 牛业具有市场空间大、产业化进程短、信息化程度低、生长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特点,非常适于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而实现质的跨 越。因此,建议肉牛行业从业者加强同IT行业及金融行业的跨越式服务,探索“互联网+肉牛养殖+产业金融”的商业模式,围绕企 业核心产能布局养殖集群,以产权、收益为纽带,采取轻资产的管理模式,提高肉牛产业的综合效益。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